刚刚!中基协下发自律新政:重击异常经营!重大违规直接拉黑高管!
原创声明丨本文解读部分作者为金融监管研究院 研究员 许继璋 常淼。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公众号或网站未经授权转载。
中基协自律新政七大重点
——针对私募基金管理人
1、发挥自律调解作用:对于能主动说明情况或采取积极措施消除不良影响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将依法减免自律或行政处罚。
2、严格入会标准:对于存在投诉事项未解决;存在负面舆情;经营风险较大的管理人,不予入会。
3、建立异常经营机构快速处理机制:协会将视情况直接注销或要求提交法律意见书。
4、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将暂停受理其以下业务:
新基金备案申请;
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相关重大事项变更申请;
相关关联方新设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记申请。
5、因重大违法违规而被注销的机构中,具基金从业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一律取消从业资格,加入黑名单。
——针对相关律所及律师
6、建立健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的责任追究机制,出具登记法律意见书一年内,相关私募基金管理人被公告注销的,三年内不再接受相关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出具的登记法律意见书。
7、律师事务所事后回访调查发现问题的,可依照规定通知协会撤销相关法律意见书,协会不追究相关律师事务所的责任。
一、协会四大重磅私募自律措施
二、异常经营机构的定义和意见书要求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的决定》全文划重点
四、《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异常经营情形下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公告》全文划重点
一、协会四大重磅自律措施
中基协在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的决定》中,提出了四大措施:
(一)发挥调解作用
1、协会鼓励私募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或相关当事人依法和解。
2、能主动说明情况或采取积极措施消除不良影响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将:
不启动调查;
不采取纪律处分;
不进一步采取自律管理措施;
并建议监管部门依法减免行政处罚。
(二)维护会员权益
1、进一步严格私募基金管理人加入协会的标准。
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三种情况,不予入会:
投诉事项未解决;
存在负面舆情;
经营风险较大。
2、加强对会员的自律管理,对存在以下情况会员及其从业人员实施纪律处分,严肃问责: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且
未能主动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的。
3、建立健全会员和从业人员的执业诚信档案和公示制度。
(三)建立异常经营机构快速处理机制
1、已被司法机关、监管部门调查认定不再符合登记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直接予以公告注销。
2、出现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主动消除不良影响的非会员私募基金管理人:
要求其自行聘请律师事务所提交法律意见书,说明是否符合登记规定。
未能提交法律意见书,或法律意见书认定其不再符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将公告予以注销。
3、对于存在重大经营风险,或者处于调查期间且调查结果尚未形成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将暂停受理其以下业务:
新基金备案申请
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相关重大事项变更申请
相关关联方新设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记申请。
4、因重大违法违规而被注销的机构:其中具基金从业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一律取消从业资格,加入黑名单。
(四)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1、制定和发布律师事务所入会指引。
2、建立健全基金法律服务的执业标准体系和会员律师事务所的自律管理机制。
3、建立健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的责任追究机制:出具登记法律意见书一年内,相关私募基金管理人被公告注销的,三年内不再接受相关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出具的登记法律意见书。
4、事后回访调查发现问题的,可以按照法律法规和委托协议约定,通知协会撤销相关法律意见书,协会不追究相关律师事务所的责任。
二、异常经营机构的定义和意见书要求
在四大措施中,协会要求出现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主动消除不良影响的非会员私募基金管理人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
为规范该要求,协会同时下发了《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异常经营情形下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公告》,对于法律意见书的提交的情形、程序、律所律师、内容、及协会处理五大方面进行了明确。
(一)异常经营的八种情形
私募基金管理人异常经营的认定,简而言之就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特定的主体在特定的情形下,出现 “可能影响私募基金管理人持续符合登记规定” 的结果时,将被认定为经营异常。
因此,具体可以拆分为三大方面,一是特定主体、二是 “可能影响私募基金管理人持续符合登记规定” 的具体情形。
其中特定的主体包括:
1、私募基金管理人
2、法定代表人
3、高级管理人员
4、实际控制人
5、主要出资人
这些主体范围与重大事项变更法律意见书的主体范围基本一致,但是多了“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主要出资人”。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已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机构在发生重大事项变更时,应提交由律师出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重大事项变更专项法律意见书》。
其中,重大事项包括申请变更控股股东、变更实际控制人、变更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以及中国基金业协会审慎认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具体的八大情形包括:
以上八种情形只是表现形式,实质上要“可能影响私募基金管理人持续符合登记规定”。
(二)程序被动发起:收到协会通知后3个月内提交
此次“异常经营专项法律意见书”与此前的重大事项变更法律意见书,除了在适用情形和主体上不同之外,另外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在于:此类法律意见书的提交,在程序上是被动发起的,即协会先发出书面要求后才需要正式启动该程序。
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出现异常经营时,协会将书面通知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律师事务所对有关事项进行查验,并在3个月内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
如果无法通知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将被认定为失联机构,并按照相关程序办理,直至注销。
(三)对律所和签字律师的四大要求
虽然协会列出了四项要求,但是对于签字律师及律所而言,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未曾为该私募基金管理人出具登记、备案法律意见书”。
这个主要是为了保证律师及律所的独立、客观,防止利益冲突。
(四)法律意见书内容
通知对法律意见书的必备内容,以及需要核查的内容、结论要求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包括:
1、要求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发生异常经营情形后是否符合登记要求进行重新核查。
2、对协会要求的查验事项逐一发表明确的结论性意见,对查验事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真实有效给予明确说明,对结论性意见进行充分论证、分析并说明查验过程,不得使用“基本符合”、“未发现”等含糊措辞。
3、法律意见书正文应当载明,如其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他人财产造成损失的,是否与私募基金管理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法律意见书应当说明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配合律师事务所的专项核查工作。律师事务所应当将发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隐匿、阻碍、故意遗漏等不配合情形如实描述。
5、法律意见书正文应当载明相关事实材料、查验原则、查验方式、查验内容、查验过程、查验结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结论性意见以及所涉及的必要文件资料等。
(五)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处理
1、对于未提交或者未案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协会将予以注销管理人登记,并且注销后不得重新登记。
2、对于按时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具体有要看出具意见书的律所是否是协会会员。
如是协会会员律所出具法律意见书的,而且认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符合登记规定的,协会将恢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正常业务办理。认定不再符合登记规定的,予以注销。
如是非会员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则有不同的“待遇”。对于情况复杂的,协会可提交协会自律监察委员会审核,并由其最终决定是恢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正常业务办理,还是予以注销。
3、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律师事务所未能勤勉尽责,法律意见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协会将不再接受相关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意见书,依法移送中国证监会和相关司法行政部门及律师协会查处,并在协会网站公示。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的决定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四次理事会2018年3月23日通过)
为维护私募基金行业秩序,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私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决定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
一、发挥调解作用,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积极履行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协会鼓励私募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或者相关当事人依法和解,积极承担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民事责任,主动作出说明或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不良影响。
凡是能够主动说明情况或者采取积极措施消除不良影响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不启动调查,不采取纪律处分或不进一步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并建议监管部门依法减免行政处罚。
二、树立会员形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进一步严格私募基金管理人加入协会的标准,完善入会程序,有序引导私募基金管理人加入协会。
投诉事项未解决、存在负面舆情或者经营风险较大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不予入会。
加强对会员的自律管理,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的会员及其从业人员,且未能主动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的,按照《会员管理办法》及相关自律规则实施纪律处分,严肃问责。
建立健全会员和从业人员的执业诚信档案和公示制度,不断强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诚信约束。树立和维护好会员的形象与品牌,发挥会员机构的模范示范作用,引导私募基金行业正风肃纪,规范发展。
三、坚守行业底线,建立异常经营机构快速处理机制
对于已经被司法机关、监管部门调查认定不再符合登记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直接根据调查认定结果对其予以公告注销。
对于出现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主动消除不良影响的非会员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将要求其自行聘请律师事务所提交法律意见书,说明是否符合登记规定。
对于未能提交法律意见书或者法律意见书认定其不再符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将公告予以注销。
对于存在重大经营风险,或者处于调查期间且调查结果尚未形成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协会暂停受理新基金备案申请、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相关重大事项变更申请,以及相关关联方新设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记申请。
严肃追究从业人员责任,对因重大违法违规而被注销的机构中具有基金从业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一律取消从业资格,加入黑名单。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被注销后,有关机构不得募集设立私募基金,已备案的私募基金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妥善处置,维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发挥律师作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充分发挥律师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法律服务作用,制定和发布律师事务所入会指引,吸收精通基金法律服务、执业质量和执业信誉有保障的律师事务所加入协会。
建立健全基金法律服务的执业标准体系和会员律师事务所的自律管理机制,为基金行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保障。
建立健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的责任追究机制,出具登记法律意见书一年内,相关私募基金管理人被公告注销的,三年内不再接受相关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出具的登记法律意见书。
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的积极性,事后回访调查发现问题的,可以按照法律法规和委托协议约定,通知协会撤销相关法律意见书,协会不追究相关律师事务所的责任。
附件:
《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异常经营情形下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公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二〇一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四、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异常经营情形下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公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四次理事会2018年3月23日通过)
为了加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建立健全行业诚信约束机制,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的法律专业服务作用,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纪律处分实施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现将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异常经营情形下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有关制度安排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异常经营情形
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或主要出资人出现以下情形,可能影响私募基金管理人持续符合登记规定时,应当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
(一)被公安、检察、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
(二)被行政机关列为严重失信人,以及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
(三)被证券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或被交易所等自律组织给予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
(四)拒绝、阻碍监管人员或者自律管理人员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调查职权或者自律检查权的;
(五)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证券监管部门向协会建议采取自律管理措施的;
(六)多次受到投资者实名投诉,涉嫌违反法律法规、自律规则,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未能向协会和投资者合理解释被投诉事项的;
(七)经营过程中出现《私募基金登记备案问答十四》规定的不予登记情形的;
(八)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等自律规则的相关规定,经营管理失控,出现重大风险,损害投资者利益的。
二、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程序和要求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或主要出资人出现上述规定的异常经营情形的,协会将书面通知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律师事务所对有关事项进行查验,并在3个月内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
(二)协会的书面通知无法送达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将被认定为失联机构,并按照相关程序办理,直至注销。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异常经营情形影响到潜在投资者的判断,或者涉及社会公众利益时,协会的书面通知、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说明和提交的专项法律意见书将在协会网站公示。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向所在地证券监管部门派出机构报告其异常经营情形,并报备其委托律师事务所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的情况。
出现被公安机关、检察、监察机关立案侦查,以及被责令停止相关展业资质、强制措施等严重情形的,协会将自书面通知发出之日起暂停受理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基金备案申请、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相关重大事项变更申请,以及相关关联方新设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记申请。
三、对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律师事务所和签字律师的要求
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律师事务所和签字律师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能力,符合如下条件:
(一)未曾为该私募基金管理人出具登记、备案法律意见书;
(二)内部管理规范,合规风控健全,执业水准高,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三)签字律师证券基金法律业务执业经验丰富;
(四)律师事务所和签字律师最近三年未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或者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也未被协会列入不予接受法律意见书的限制性名单。
四、关于专项法律意见书的要求
(一)法律意见书声明事项应当载明:“本所及经办律师依据《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要求,严格履行了法定职责,遵循了勤勉尽责和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了充分的核查验证,保证本法律意见所认定的事实真实、准确、完整,所发表的结论性意见合法、准确,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其他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法律意见书正文应当载明相关事实材料、查验原则、查验方式、查验内容、查验过程、查验结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结论性意见以及所涉及的必要文件资料等。
(三)法律意见书正文应当载明,如其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他人财产造成损失的,是否与私募基金管理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四)法律意见书应当说明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配合律师事务所的专项核查工作。律师事务所应当将发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隐匿、阻碍、故意遗漏等不配合情形如实描述。
(五)法律意见书应当对协会要求的查验事项逐一发表明确的结论性意见,对查验事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真实有效给予明确说明,对结论性意见进行充分论证、分析并说明查验过程,不得使用“基本符合”、“未发现”等含糊措辞。
(六)法律意见书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的有关规定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发生异常经营情形后是否符合登记要求进行重新核查。
五、协会对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处理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协会将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的有关规定予以注销,注销后不得重新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按照不配合自律管理予以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取消基金从业资格,加入黑名单。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销后,有关机构不得募集设立私募基金,已备案的私募基金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妥善处置,维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对于会员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法律意见书,认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符合登记规定的,协会将恢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正常业务办理。认定不再符合登记规定的,予以注销。
(三)对于非会员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法律意见书,情况复杂的,协会可提交协会自律监察委员会参照《纪律处分实施办法(试行)》进行审核。协会自律监察委员会审核认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出现的异常经营情形不影响其符合登记规定的,恢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正常业务办理,否则予以注销。
(四)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律师事务所未能勤勉尽责,法律意见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协会将不再接受相关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意见书,依法移送中国证监会和相关司法行政部门及律师协会查处,并在协会网站公示。
特此公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二〇一八年三月二十七日